MENU|選單
PHOTOGRAPHY/攝影 / TRAVEL/旅行

COPENHAGEN/Signe Bay 攝影工作室實習生活

去年的9/18~10/16我收拾了行囊飛往哥本哈根,訂了一間位於Nørrebro的Airbnb,準備在Signe Bay Studio擔任一個月的實習助理。說到底我就只是個跟屁蟲,每天跟著Signe跑行程與聊天,因為我也看不懂丹麥文,無法幫Signe處理工作室的行政雜事,基本上就是做些洗碗工油漆工兼手模的體力活。那有人會問,做這些打雜的事到底能學到什麼嗎?

能。學到了很多,用金錢無法衡量的多。

我一直認為,一個人所拍出來的照片是代表著這個人的個性與喜好,以及他的生活方式,我的照片風格偏向歐美風,很大的原因在於我英文系的背景,我因為工作與喜好以英文接觸了許多不同的媒體,我喜歡的書籍、電視劇、電影與部落格多數是來自西方,因此我從攝影中表達出來的風格,自然而然的帶有西方風情。

當我一年前在攝影方面陷入瓶頸時,最大的困擾就是我拍不出我腦中想像的畫面,其中除了對自己的不信任之外,有一部分是因為那些畫面就只是想像出來的而已。我想學習如何拍出真正具有歐美氣氛的情境,到頭來還是得跟歐美部落客學,所以我便報名了三個不同美食部落客的攝影工作營,希望能給我一些啟發。

之後就在羅馬的第一場攝影工作營認識了Signe。我是個很認生的人,又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型態的活動,說實話一開始非常緊張與拘謹,我很討厭為了說話而說話的社交場合,因為我總是不知道要說什麼,但跟Signe聊著聊著有種一拍即合的感覺。去攝影師的工作室實習跟單純的喜歡他的風格是兩件不一樣的事,如果我沒有薪資還要花錢去實習,我當然也要確定我的投資會有回報,若能去個我喜歡的城市就更好了,所以在工作營結束時,我就跟Signe約好兩週後去哥本哈根時要去拜訪她,順便看看哥本哈根的環境,結果我想不用多說了,我跟哥本哈根也是一拍即合。

說學到很多,那到底是學到了些什麼呢?我覺得最難得的是生活方式,因為攝影師可以教你設定值、告訴你用什麼相機器材,後製動了哪些按鈕,但無法教你他的個人風格,這種就必須自己潛入他的生活去觀察,去理解他在拍攝時所做的選擇是怎麼來的,為何會選擇這樣的構圖、道具與情境,那是需要你自己去挖掘與體會。

我在三個不同部落客所舉辦的工作營學到的東西都不盡相同,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,而在Signe這邊我學到最多的是道具與色彩的運用。基本上,道具是表現個人風格很大的關鍵,因為你選的道具很直接的代表著你的生活。另一個關鍵就是色彩的運用,其實以我的例子,有時會覺得我不喜歡用顏色,但我還是會用,只是很珍惜的用,我不喜歡在一張照片中看到超過三個顏色。而在我的觀察中,Signe對色彩的喜好也很明確,當然也會有一陣一陣的喜好,像是秋天就會偏好溫暖的橘褐色之類的,但整體而言Signe喜歡用紫色與粉紅色,我拿著她擬定的購物清單去採買時,一回頭往籃子裡看,發現裡面幾乎都是紫色系的蔬菜水果與花,她在設計情境時就已在腦中看到這個色系與畫面,很直覺的選擇她的舒適圈。所以當你覺得一張照片具有整體感,有時是歸功於色彩的整合,這樣的構圖利用同色但不同材質的食材,讓畫面顯得不過於雜亂,但也不單調。

道具的挑選及收集也是展現個人風格很重要的關鍵,在Signe工作室時,不論喝咖啡或吃飯,都是從她的道具桌上拿餐具刀叉,平日生活裡跟拍攝客戶商品時,用的都是同樣的道具,基本上Signe整個工作室就是她風格的體現。在認識Signe之前,看著她的Instagram會覺得她的餐具好美好嚮往,實際坐在餐桌前,看著照片中的餐具現身,其實有種很超現實的感覺,心想我真的可以用這些美的像道具的餐具吃飯嗎?

以前的我買了很貴的餐具,回家後就像什麼珍貴物品一樣貢著它,放在架子上,只有拍攝時才小心翼翼的拿下來,但現在不這麼做了。現在過著每天換漂亮餐具用的日子,工作室課程時也都讓同學自由取用,說實話完全不心疼是不可能的,但同時也不覺得有什麼值得掛在心上的,東西本來就是要用,之前不用反而會讓物品沒有人氣,不用的話就不是我的餐具了,那它憑什麼上我的攝影餐桌。

而且我以前在買道具與餐具時,我只看得見眼前的物件,如果喜歡這個單品或許就會衝動買下去,但觀察完一輪歐美部落客的道具運用方式,我開始在購買餐具道具時,較有意識的選擇將購入的物件,我會考慮它是否跟我家中其他的物件相搭配,腦中是否能想像運用它的模樣與情境,若是想像不出來,我就不會購買了。開始經過思考再購買後,我發現我收藏的道具,整體風格開始越來越相似,喜好取向越來越明顯與精煉。這樣一來,在我設計好情境,準備拉道具時,就不需花費很多力氣去蕪存菁,因為所有的道具都是精華,隨便擺都擁有我個人的特色。

另外還有一些因為有了新的生活習慣而造成的畫風,像是參加workshop後開始有點蠟燭的習慣,現在拍完照有時也會一個人點著蠟燭在餐桌上將蛋糕吃掉。所以說歐美部落客照片中的蠟燭不是裝飾的,人家是真的在生活中使用的,就算是白天兩個人在工作室吃個三明治午餐也要點,面對面坐在桌前辦公回email也要點,喝咖啡當然要點,然後遞牛奶時超容易被燙到,所以就說我是業餘的,更重要的是每次出門還不能忘了吹蠟燭,我以前都覺得那些照片中有蠟燭的是簡愛看太多,但真的去生活過才知道那不是拍照好看而已,是真點。

這些看似很瑣碎的生活細節,其實都是很珍貴的體驗,畢竟要體驗過這樣的情境才能知道如何複製它。

除了點蠟燭,還有家裡起居室很少燈這件事是我這幾趟旅行很大的體悟,我自己覺得這兩點跟歐洲的黑暗油畫風很有關聯,因為他們就是生活在那樣的光線環境下,所以很自然的會拍出陰鬱黑背景照片。

深色背景風格對我們很多時候是需要想像模擬的情境,但對他們而言就是每天生活的環境。在克羅埃西亞的workshop每天晚飯都是在戶外吃到伸手不見五指,我只能說歐美人對於黑到看不見這件事感到很泰然。

我在巴黎跟哥本哈根租的Airbnb家裡都沒有很多燈或很亮的燈,更不用說頂頭燈那種東西了。我有為了好拍照而挑過格局,所以白天採光都很好,但一到晚上就是一片漆黑。巴黎那間因為很小,所以感覺沒有那麼強烈,但哥本哈根那間真的是用漆黑來形容,我到達的第一天晚上,因為不熟悉房間構造,就跟瞎子一樣手伸在前面慢速前進的找燈,結果沒找到燈,找到一堆小茶燭,心想這是在跟我開玩笑嗎?要點多少顆才能照亮我走去廁所的路啊,後來才領悟房東並沒有要讓我照亮任何東西的意思,原來就是要我體驗北歐生活啊,原來在北歐生活千萬不能有夜盲症啊(誤)。

不過在熟悉地形之後,我倒覺得這樣挺不錯的,因為早上太陽一出來就因為窗簾透光而強迫起床,晚上房間一片黑漆漆就莫名的很有睡意,所以也就早早去睡覺,這樣過了一週,向來是夜貓子的我,作息變得無比正常。我上班日早上九點出門就行,平常應該會撐到八點半再起床,結果我每天六點半就醒了,完全是正直青年的生活作息,還有時間吃早餐看網路新聞回email,實在沒想到薄窗簾與少盞燈竟然有這麼厲害的養生效果。

後記:實際體驗過黑漆漆的歐洲夜晚後,我就更好奇了,為何亞洲跟歐洲作風會如此不同,後來我做了許多市場調查(其實就是問了身邊的親朋好友),亞洲人感覺較喜歡明亮的風格,不喜歡太暗的畫風,太陽下山之後就得將家裡燈開的燈火通明,但歐洲人其實沒有燈火通明的習慣,到了夜晚就是點兩盞蠟燭,然後坐在黑暗中喝著酒聊著天,同時放鬆(也就是培養睡意)。我自己原本的想法是對中華文化而言,燈火通明是財富的象徵,有錢才能點燈,所以家裡不可以黑漆漆的,不然顯得很破敗。後來又問了一輪,結果得到了更令我滿意的答案,那就是我們怕鬼。哈哈哈哈想想真的沒錯耶,歐洲人的確沒有那麼怕鬼,應該是多到已經不怎麼去在意了,就相安無事了。

No Comments

    Leave a Reply